业界动态首页 > 信息资源库 > 业界动态
-
好消息是5G手机要来了,坏消息是它有点贵
2019-06-20如今的手机市场销售普遍不太乐观。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9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同比下滑11.9%。
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经过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,国内手机市场已处于饱和阶段。另一方面,无论是折叠手机,还是升降式摄像头,仿佛都没有达到用户的心理预期或击中消费痛点。在手机存量的前提下,技术上的创新放缓,手机的迭代速度只会越来越慢。
虽然市场已几接近饱和,但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还是会催生出新的需求,最显著的例子就是5G。本月25日,中国移动联合31家合作伙伴发布42款5G商用终端,其中不乏5G手机。5G元年的开启,预示着手机企业和移动运营商又将迎来新一次的“革命”。要想体验5G,必须先拥有5G手机。于手机企业而言,这无疑是个好消息。5G技术的来临给手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这也将成为今年颓势手机市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。在5G加持下,手机企业的2019年又被视为通过技术颠覆迎来拐点的一年。
25日的发布会上,中国移动还进行了11款5G终端的万台交付,这其中包括华为、OPPO、vivo、中兴、小米、一加、三星、TCL和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和数据CPE(将高速4G或5G信号转换成WiFi的设备)。
中国移动透露,首批终端预计7月取得国家入网许可,7月底开始陆续启动上市。华为Mate 20 X(5G)获得中国首张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。最早7月份上市。
翘首期盼的5G体验已近在眼前,然而坏消息是目前5G手机的价格还是普遍偏高。
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认为,现在,5G刚刚开始商用,所以,终端厂商大多会从旗舰机开始做。因此,第一批出来的5G终端价格,基本上都是旗舰机的价格,价格相对来说会高一些,最便宜的现在会在600欧元以下。同时他也指出,随着5G大规模商用,各个终端厂商肯定会把5G终端从旗舰机拓展到中端或者低端机型。我预计,在明年,很有可能终端价格降到2000元到3000元。此外,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表示,2020年底,将会有1000-2000元价位的5G手机上市。
从5G资费角度来看,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在今年4月向本国消费者推出了5G服务,不过其资费并不便宜,套餐月资费最低5.5万韩元(约合人民币325元),仅提供8GB的数据流量;美国运营商Verizon公布的5G套餐最低为月资费85美元,(约合人民币507元),可提供限速的无限流量。6月25日,中国移动5G+媒体沟通会上,中国移动也公布了5G测试统一套餐。该套餐包含200G流量/月、1000分钟语音/月、100条短信/月。不过,对于大家都关心的套餐价格,暂时还未公布。这也引发了消费者的众多猜测,担心5G资费的问题。
北京邮电大学吕廷杰教授此前在媒体上表示,在5G推广的初期,费用会相对贵一些,但随着效率的提升,5G的单位资费一定会比4G更便宜。除此之外,中国移动副总裁简勤在发布会上也表示,中国移动5G流量单价将不高于4G,而且将推出网龄计划,用户网龄越长优惠越大。
5G商用大势已来,颓势中的手机厂商与运营商谁也不愿意被落下,纷纷抢占商机抓住这根“救命稻草”。然而,就目前形势而言,普通人想第一时间体验5G,价格偏高或成为“望而却步”的主要原因。这么一看,想要通过5G来盘活手机市场,可能还需稍加时日,让5G再飞一会儿。
来源:OFweek物联网
>>详情 -
2019城市智能交通M5市场竞争报告
2019-06-14随着人口红利消失,流量和入口之争的消费互联网的上半场发展放缓,“产业+互联网”的产业互联网下半场已然开启。亿欧智库尝试梳理产业互联网的特征,关键点,以及核心价值。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互联网的阻力以及发展方向,希望引发行业玩家的一些思考。
产业互联网的边界在哪里
在普世性的定义中,产业互联网边界较为模糊,产业互联网究竟是什么?
马化腾先生在2019年两会建议案中认为:产业互联网是以企业为主要用户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关键内容、以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为核心主题的互联网应用和创新。
细读以上的描述,可以梳理出几个关键点来:服务对象——企业用户;主要内容——生产经营活动;核心价值——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;本质属性——互联网应用和创新。
以上四点清晰的阐释了产业互联网的特征。但是互联网应用的概念较为局限,信息化服务工具或平台为主的互联网应用,能够涵盖的市场是远远无法与整体行业体量相比,因此亿欧智库认为这是狭义理解下的产业互联网。
广义上来看,产业互联网应该覆盖整体传统行业,是产业在互联网推动下发展的新一个阶段,在此过程中产业完成了效率提升。因此产业互联网从广义角度来看,其本质属性依然是产业。
综合以上,亿欧智库认为广义的产业互联网是以企业为主要用户、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主要内容、以提升效率和升级体验为核心价值、产业在互联网化后发展的新阶段。
以快消B2B为例来做简单的论证。以下列出几个关键场景的关键信息:
1)快消行业里有超过200万人在做城市渠道分销,有超过330万辆车,来服务650万家小店。然而只实现了不到10%的直接运营。
2)聚焦到一家小店上,围绕这家服务的地推人员有10人以上,拥有10辆车,统筹的角度来看运力和人力是过剩的。
3)小店主要依靠业务人员和店主的经验来判断货物的需求量以及频次,基本没有系统数据做支撑;小店备货往往需求与多个业务员沟通,各家品项有局限性。
4)门店要货信息零散且随机性强,城市分销商可能会出现供给不及时、或货物堆积仓库的情况。
5)配送人员每次的配送路线凭经验来确定物流运输路线,经常会浪费在途时间和路程,无法保证相对合理的利用率。
6)缺乏数字化体系,无法记录交易、消费数据、进出库记录、送货收货凭证、报账对账等多方面信息。影响日常运营,造成效率低下。
7)铺设POS、智能货架、智能传感器等数字化基础设施费用高昂,品牌商有心无力。依然选择投入大、效率不高的经销商体系。
然而在互联网助推下,传统快消B2B行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配置、提升效率。
1)缩减产业链条,提高效率。传统产业链条从生产端开始,经过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分销商的分销,最终到达终端零售小店。产业互联网下的理念是缩减部分环节,加快流转效率。
2)需求整合,要货信息系统且相对集中。零售小店的需求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发出,并且系统大数据会根据过往记录给予一定的预测。基本涵盖所有日常经营品项。
3)保证供给,优化库存。在大数据的预测下提前留出预备量,保证产品的供应。同时统筹规划提高仓库利用率。
4)配送效率提升。配送订单在系统端通过算法把需求拆分组合,并且确保配送路线相对优化,减少浪费路程。
5)提高数字化。系统通过门店的POS记录终端销售的情况,明确消费者画像。
目前阿里零售通、京东新通路、易久批等玩家都在该领域不断拓展业务,对于行业效率的提升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。
产业互联网重点在产业
产业互联网拆解下来是产业+互联网。在整个过程中,互联网贡献了巨大的推动作用,然而核心点依然落在产业端,回归本质,用户的需求的解决仍然是依靠产业来完成的。
因此亿欧智库认为,产业互联网重点在产业,互联网化的产业所能创造的价值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。
根据GE白皮书的测算,仅在航空、电力、医疗、铁路和石油天然气这几个行业里,如果加入工业互联网的帮助,假设只能提高1%的效率的前提下,全球未来15年内预计可以节省2760亿美元。这将是产业互联网最有价值的体现。
核心价值是提升效率及升级体验
企业向产业互联网迈进的驱动因素是生产侧的效率提升,然而消费侧的消费体验也不可忽略。产业互联网面向两端,产业端以提升效率为目的,消费端以升级体验为目的。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产品和服务是核心要素,传统生产企业在保证产品的情况下会考虑输出服务,传统服务企业在服务输出的同时向上游涉及产品生产。
以易久批为例,其交易额最大的是快消品的批发业务,商业模式是从代理商手中拿到产品直接输出给零售小店,削减分销链条从而提升产业链效率。为实现效率提升,易久批重点发展供应链,仓配能力,以及数据体系研发。基于以上底层设施,易久批开展了厂到端(F2B)产品的开发,向上游定制产品。同时基于仓配能力,易久批开展云仓业务,为经销商提供仓储和配送服务。综上,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在于效率提升和体验升级。
企业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方向在哪里?
1)企业端迭代的速度较慢,需要持续的努力
产业互联网针对企业用户,然而有别于C端消费者,企业要实现生产和流通效率的提升是很困难的。回归产业链条来看,产品生产端涉及产品调研、研发、原材料采购、试生产、交付等环节,流通环节包括组建销售团队、拓展渠道、物流环节、仓储、售后服务等,实现各个环节提升效率难度相对较大,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和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,这也就决定了企业端的迭代速度较慢,需要持续努力不断挖掘机会点。
2)业务相对2C低频,需要社区、工具、人员实现转化
消费互联网的基本逻辑是拉新——留存——转化,争夺的是流量和入口。新用户进来后,通过一系列的运营手段,实现用户的留存,然后再留存用户中转化部分用户,最终实现商业化。消费互联网强调的是留存,因为需求相对高频、用户规模大。在泛用户抓取后留存是最为关键的。
反观,产业互联网的需求相对低频,强调用户的精准触达,泛用户只会降低效率。因此基本逻辑是拉新——转化——留存,重点在于转化机制,无法实现转化对于业务而言是资源的浪费。在产业互联网中,企业需要投入时间精力,依赖社区、工具和人员地推等方式提高转化率。
3)市场相对存量,提升运转效率依赖底层设施
以快消B2B行业为例,整个快消B2B产业的市场规模是由需求决定的,并不会因为产业互联网的出现而改变,因此产业互联网是在做存量市场替代的工作。存量市场的逻辑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,从而在竞争中胜出,提高市场占有率。
传统供销体系已经形成了非常深的渗透力,擅长成本管理,长期与终端的联系使得其对市场洞察做的很好。整体来看,产业链条经过发展与充分竞争,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,效率较高,多方收益合理的状态。那么产业互联网的破局方向在哪里?是提高配送准确性和时效性、更多的商品选择、一站式的采购体验、也是根据大数据优化线路,更为合理的利用运力资源等等。
能够实现各个环节效率的提升,基于B2B企业需要更强的仓配管理能力,供应链管理和运营能力,数据生态体系构建的能力。这将是与传统供销体系竞争最底层的设施。
来源:OFweek物联网
>>详情 -
政策为人工智能添助力2030年AI产业规模将超万亿
2019-05-16政策频发,2017年人工智能产业腾飞
回首2017年,自3月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“人工智能”一词首次出现,人工智能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后,人工智能可谓是当年的“网红”词,从政策支持、资金配套,到资本投入、企业布局、技术革新,无一不体现其“超级风口”的威力,使得2017年成为人工智能腾飞的一年。
尤其是国家政策层层推进,自上而下逐步落实,产业发展目标明确,整体上形成资金、政策、产业生态全方面支持,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步入新阶段;7月,国务院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开始,相关部委开始抓紧推进规划的实施工作;10月,十九大报告将人工智能正式写进报告,在政策层面为国内AI 产业发展提供了一项长期保障;11月,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启动会上,首批4家国家创新平台确立;12 月,工信部印发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 年)》,相当于官方“行动书”出台。
图表1:2017年国家层面关于人工智能的政策梳理
资料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
《行动计划》的出台,是对之前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的延伸,落实到未来3年人工智能产业的具体行动目标、重点突破领域及核心基础及相关支撑体系中去,也使AI产业真正从“理论”走向“实践”环节,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。
计划明确了到2020年的四项重点目标:1、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;2、人工智能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显著增强;3、智能制造深化发展;4、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建立。其中以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服务机器人、智能无人机、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、视频图像识别、智能语音、智能翻译等重点产品规模化应用是行动计划首要目标。
图表2: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 年)》解读
资料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
从中央落实到地方,上海、北京、浙江、安徽、贵州、江苏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划,积极布局AI产业,从税收到扶持政策,整体上形成资金、政策、产业生态全方面支持,众多因素促使中国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沃土。
图表3:主要省市人工智能规划梳理
资料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
资本护航,人工智能再添助力
政策红利下,资本逐步加大在人工智能的布局,AI产业蓬勃发展。根据前瞻整理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数据显示,2010年至2017年9月,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约2744起投资事件,涉及金额高达861.73亿元。其中,2017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继续爆发式增长,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人工智能的投资额达到345亿元,共发生投融资701起,远超2016年全年水平。
图表4: 2010-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情况(单位:亿元,起)
资料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
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万亿
政策红利,加上资本护航,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,从2014年的48.6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95.6亿元,年均增长率高达40%,而根据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趋势,2017年我国AI规模将达到150亿元,增速进一步加快至52%。
“150亿”,仅仅是人工智能开启的饭前“甜点”,真正的“大餐”还在后面: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“互联网+”的出现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,随着专用人工智能的发展,作为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合集,“人工智能+”作为一支新经济业态已经开始萌芽,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拥抱人工智能,用“人工智能+”助力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。
图表5:2014-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(单位:亿元,%)
资料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
根据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到2020年,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术标准、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,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,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;到2025年,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、智能医疗、智慧城市、智能农业、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;到2030年,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、社会治理、国防建设各方面应用的广度深度极大拓展,形成涵盖核心技术、关键系统、支撑平台和智能应用的完备产业链和高端产业群,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。
图表6: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景预测
资料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
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。
出处:前瞻网
>>详情 -
告别2017年 2018年智能家居将走向何方?
2018-01-10《中国智能家居指数报告》数据显示,2017年4月智能家居资讯的阅读量相比2015年上涨了884%。预测至2020年,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年增长率可达到25%左右,到2020年,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576亿元。
5年前,智能家居在我国默默无闻,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智能家居为何物。几年过去,“智能家居”、“大数据”、“人工智能”、“云计算”已成为科技圈最热门的词汇。几年时间,智能家居从藉藉无名,到市场爆发,从面对高端消费者,到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。2018,智能家居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呢?
智能生态版图日趋清晰
智能家居进入市场后,曾经历了过几个阶段的竞争,如有线智能家居体与无线智能家居之争,Zigbee、WiFi、蓝牙、射频等通讯协议之争,单品与系统之争,如今又有了智能生态之争,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企业将竞争重点放在构建智能家居生态上。
单一产品难以带给用户直观的智能体验,让用户感受到智能家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,只有多个智能家居设备组合使用,才能让家庭智能效果最大化。于是,“智慧家庭”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智能家居发展的最佳形态。
新技术发力智能家居市场
近两年,各类新技术开始融入智能家居领域,例如,2017年,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与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音箱成为了爆款。BATJ、海尔、联想、小米、吧乐吧纷纷参与其中。2018年,人工智能技术与语音识别技术将会为智能家居带来更多的活力。
除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语音技术,还有多种技术进入智能家居领域。例如人脸识别、AR技术。近两年,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语音交互产品之所以火热,就是被认为是智能家居入口。但业内也有人认为,未来的智能家居交互方式也可能是触摸交互、AR交互或手势交互,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产品能否成为智慧家庭的入口,2018应该能见分晓了。
智能安防产品迎来爆发
智能家居产品包含智能安防、智能照明、智能控制、智能影音、智能家电等多个类别。目前,智能安防产品是落地程度最高的。事实上,尽管2017年智能音箱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,但落地程度最高的智能家居产品还是智能门锁。
智能安防类产品为何能得到广泛落地,究其原因,无非三点。首先,保护家庭安全和财产安全,是全世界消费者的刚需;其次,如今外出打拼的人越来越多,出门在外,住的不是自己的家,终究没有安全感,智能安防产品能弥补人们缺失的安全感;此外,智能音箱等控制类智能家居产品目前的主要受众还是年轻群体,而智能安防产品适用于全年龄段,不仅年轻人有需求,老年人需求量甚至更大,老年人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忘记带钥匙、忘记关水电气、散步跌倒等各种困难,智能安防产品可解决这些问题。
2018年,智能安防产品应该仍是最受关注的智能家居产品,其中,智能门锁及各类传感报警器的销量或将迎来爆发,真正成为家庭的刚需。
出处:智慧生活吧乐吧
>>详情 -
【AI早报】工信部:中国人工智能完整产业链初形成
2017-12-11在12月4日,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“人工智能,让生活更美好”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发表演讲称,近期,正在组织编制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规划,着力培育智能化产品,夯实核心基础能力,完善公共支撑服务体系,推动产业发展。
视点
工信部: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
在12月4日,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“人工智能,让生活更美好”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发表演讲称,近期,正在组织编制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规划,着力培育智能化产品,夯实核心基础能力,完善公共支撑服务体系,推动产业发展。
陈肇雄从创新驱动,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迈入新阶段;稳步推进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;面向未来,共建人工智能发展良好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演讲内容。
他指出,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,大数据的积聚、理论算法的革新、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,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,智能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。与此同时,人工智能正逐渐发展为新的通用技术,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,带动技术进步、推动产业升级、助力经济转型,促进社会进步。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,已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和共同选择。
陈肇雄表示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。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,作出了系列的战略部署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把握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,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。
陈肇雄进一步解释,近期,正在组织编制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规划,着力培育智能化产品,夯实核心基础能力,完善公共支撑服务体系,推动产业发展。
前沿
华为将于2019年推出支持5G的芯片和手机
12月3日,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,大会表彰了为世界互联网进步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厂商,华为5G预商用系统获“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”。
会上,华为轮值首席执行官徐直军表示,华为将于2018年推出面向规模商用的全套5G网络设备解决方案;2019年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,并同步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机。徐直军称,5G首先能大大提升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体验,比如,用5G技术下载6GB的高画质电影,只需不到2秒钟即可完成。
其次,5G能够支持1000亿级别物的连接,并提供工业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,这些能力使得5G成为支撑工业4.0、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基础。
在5G部署方面,华为正走在行业前列。其提出了预商用网络的概念,开发出全套的端到端预商用系统。并在不久前与韩国运营商LG U+结合IPTV,无人机VR直播业务共同测试了全球首个5G 3.5GHz频段CPE以及28GHz 频段CPE。终端的成熟将进一步推动5G的商业化进程,是5G产业真正获得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。
天猫无人超市乌镇体验店开业,首次推出“情绪营销”
12月3日至5日,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,天猫无人超市作为唯一独立参展项目亮相。除了无人支付以外,天猫无人超市还推出了“Happy购”情绪营销,通过人脸识别快速计算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偏好程度,给予不同的优惠折扣。
进入超市前,顾客需要用手机淘宝APP进行扫码入场,通过手机扫码和人脸识别双重技术,顾客可在手机淘宝APP上进行授权确认,然后方可进入。超市内的商品以电子科技产品、乌镇峰会文创产品、阿里巴巴文创产品、食品四个大类为主。
据了解,无人超市应用了大量的“黑科技”,大大优化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。首先,通过图像识别技术,天猫无人超市将对消费者进行快速面部特征识别、身份审核,完成“刷脸进店”。其次,通过物品识别和追踪技术,再结合消费者行为识别,天猫无人超市能判断消费者的结算意图,最后通过智能闸门,从而快速完成“无感支付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超市首次推出了情绪营销“Happy购”,当消费者在无人超市内凝视某件商品的时候,系统会及时捕捉他们的表情,并根据情绪幅度,快速计算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偏好程度,给予不同的优惠折扣。
“无人零售不应该是冰冷的,而应该是有人情味的。它一方面让消费者购物体验更便捷,同时也帮助商家更精准地优化服务。”阿里巴巴集团高级业务发展专家李玮表示,实现无人超市完全数字化的自动运营,让“无人店”变身为“懂人店”,这才是新零售的初衷。
谷歌最新的实验项目Paper Signals 视觉化呈现语音指令
谷歌最新的实验项目Paper Signals非常有趣,这些开源项目能够让你DIY出许多可以用Google Assistant语音控制的小部件,就可以视觉化呈现出许多抽象概念。
比如一把小伞造型的纸作Paper Signals会根据Google Home / Google Assistant的语音指令提示你天气信息,伞状造型的Paper Signals部件就会一张一合提醒你目的地是否在下雨。
据了解,这个项目是开源的,你需要把谷歌提供的纸零件模板自己打印出来,再购买芯片和电动马达之类的电器元件就可以制作这些小玩意了,网站会提供如何一步一步组装这些部件的方案。
官方目前提供雨伞、倒计时、裤子、火箭和箭头五种模板,未来会扩展更多。
关注
摩拜在乌镇启用“共单车大数据管理平台
作为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唯一一家共享单车合作伙伴,摩拜单车为与会嘉宾记者提供绿色出行服务,用户骑行摩拜单车可顺利通过多重安检,直达会场正门,更加省时省力。
据了解,摩拜单车已在乌镇投放了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,摩拜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晓峰表示,摩拜单车开发使用了“共享单车大数据管理平台”,通过移动物联网等创新技术,实现对本地所有摩拜单车的实时精准管理。“科技创新没有国界,无论在哪里用户都能通过手机程序解锁摩拜,完成两三公里的骑行。我们希望把源自中国制造的产品带到世界上更多的城市中。”王晓峰说。
摩拜单车杭州分公司负责人董杰介绍:“摩拜单车进行了精心筹划和周密准备,在乌镇现有运维团队的基础上,专门增派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线下管理团队,7×24小时保障便捷用车、引导文明停放。”
>>详情